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的,頸動脈屬于中等動脈,且較為表淺,所以可以作為評價全身中大動脈的窗口,因此,通過檢測頸動脈斑塊,除評價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,還可輔助判斷冠狀動脈、顱內動脈、腎動脈等血管狹窄可能,以及腦缺血可能。
同時頸動脈斑塊是腦中風發(fā)生的獨立危險因素,比較嚴重的斑塊有發(fā)生破裂、繼發(fā)血栓形成、血栓脫落導致腦中風的風險,且細小的血栓經常性脫落造成腦的多處小血管梗死,日后可能發(fā)生血管性癡呆;所以現(xiàn)在大家都應非常重視頸動脈斑塊的檢查,希望能早發(fā)現(xiàn),早干預。
在門診,經常有患者拿拿到頸動脈超聲報告來問診:均質、不均質斑塊是什么意思?斑塊會不會脫落導致腦中風?需要治療嗎?如何干預呢?對此,東營鴻港醫(yī)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郭懷花為您一一解惑。
超聲報告如何判定斑塊危險性?
斑塊危險性取決于斑塊穩(wěn)定性及斑塊導致頸動脈狹窄程度。
易損性斑塊危險性更高
穩(wěn)定性斑塊:已經鈣化變硬,表面有一層比較厚的纖維帽,不容易破裂繼發(fā)血栓。這種斑塊一般通過不斷長大的方式造成血管狹窄、堵塞,影響大腦供血。但成長速度不快,誘發(fā)卒中的風險就相對較小。
易損性斑塊:即它的纖維帽薄,就像薄皮大餡兒的餃子,很容易破裂繼發(fā)血栓,一旦血栓堵塞頸動脈,或脫落后隨血流進入顱內動脈,就會影響大腦供血,誘發(fā)腦卒中。
另外需要注意斑塊所處的位置:
如果斑塊處在血管的分支部位,受到的血流沖擊力不同,影響其穩(wěn)定性,也會造成斑塊的破裂與血栓的發(fā)生。
斑塊越大,狹窄程度越嚴重,越危險
1、如果頸動脈斑塊較小,血管狹窄50%以下,無大腦缺血癥狀,血脂在正常范圍內,一般不用擔心;
2、如果頸動脈斑塊較大,血管狹窄50%以上,可能出現(xiàn)斑塊破裂或大腦供血不足,需要藥物治療,并嚴格控制危險因素;
3、如果頸動脈斑塊大,血管狹窄達到70%,會對腦供血產生明顯影響,此時即便沒有癥狀,也需積極治療,甚至需要考慮手術。
如何干預頸動脈斑塊?
1、改善生活方式:控制飲食、改善飲食結構、增加運動、減輕體重、戒煙限酒,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,防止斑塊進一步增長或增多;
2、高血壓、高尿酸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,應積極合理的控制血壓、尿酸、血糖、血脂及血糖;
3、積極合理的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藥物治療,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標是實現(xiàn)斑塊穩(wěn)定和逆轉的關鍵;
根據患者具體情況、特別是整體心血管危險水平,確定相應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,并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以及他汀治療使其達到目標值以下。
4、必要時手術治療;
5、定期檢查:特別是超過50歲的男性、絕經后的女性以及“五高”人士,建議每年最好查一次頸動脈超聲。
頸動脈超聲正常是不是就不會得腦卒中呢?
頸動脈超聲檢查可以發(fā)現(xiàn)頸動脈斑塊等異常,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。但是,頸動脈超聲正常并不能排除其他部位血管的問題,比如心臟的冠狀動脈、顱內的腦血管等。有些心臟病患者可能會有房顫,導致血栓形成并引發(fā)腦卒中。所以,單純依靠頸動脈超聲檢查不能完全預防腦卒中。還需要注意其他危險因素,并進行綜合評估和干預。
科室簡介
神經內科成立于2006年,由原勝利醫(yī)院神經內科主任張才林主任醫(yī)師帶領的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(yī)護團隊組成,其中副主任醫(yī)師3名,高年資主治醫(yī)師1名,副主任護師1名。科室依托醫(yī)院的1.5T磁共振、64排CT、經顱多普勒血管超聲、腦電圖、精準的基因檢測、生物物理治療儀、電針、中頻治療儀等檢查及治療儀器,能滿足腦血管病的急性期靜脈溶栓,各種常規(guī)及疑難疾病診療需要。科室能收治急性卒中的溶栓治療、腦血管病、神經系統(tǒng)感染、癲癇、肌肉源性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周圍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、代謝性疾病、變性疾病、遺傳性疾病、中毒性、功能性、精神心理性疾病、睡眠障礙等。
如果您有以下癥狀,請您立刻撥打東營鴻港醫(yī)院醫(yī)院24小時急救電話,以便及時得到專業(yè)的診療指導:
●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嘔吐
●視力模糊、眼睛雙視、眼球運動障礙
●言語不清、吞咽困難、面部表情歪斜
●肢體無力、麻木、活動不靈活
●意識障礙、抽搐、昏迷
東營鴻港醫(yī)院醫(yī)院24小時急救電話:
神經內科:0546-8175512
急診科:0546-8175110
本提示適用于可能發(fā)生腦卒中或其他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的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