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勝利日報?新生活周刊】:微創(chuàng)技術,經皮椎體成形術讓骨折患者“挺起脊梁”
經皮椎體成形術,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椎體微創(chuàng)技術,是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。近日,東營鴻港醫(yī)院骨科成功完成一例T10、T12椎體壓縮性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,患者手術過程順利,術后反應良好,正在逐步恢復中。
案例回顧:據了解,患者成先生于入院前3小時在工地干活時不慎摔倒,致腰腹部及右肩劇烈疼痛,活動受限,不能行走,來我院骨科門診就診,骨科副主任醫(yī)師徐紅立仔細查看患者,在經過詳細的專科查體并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后,診斷為“胸椎壓縮性骨折(T10、12)、肋骨骨折(右2、3前肋)”。與患者家屬溝通后,決定采取目前治療該類骨折疾病微創(chuàng)、安全、有效、先進的“經皮椎體成形術”進行治療。
患者入院后,徐紅立帶領團隊積極完善術前準備。6月10日,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由徐紅立副主任醫(yī)師進行操作,術中讓患者取俯臥位,C形臂透視定位,定位準確后,取患者胸10、12椎體右側椎弓根進針,透視輔助下穿刺達胸10、12椎體前1/3,穿刺位置滿意后,調和骨水泥注入胸10、12椎體,透視見骨水泥彌散滿意,無滲漏,取出穿刺針,完美地完成了經皮椎體成形術。術后2小時,患者即在佩戴腰圍保護下下地行走。
圖為術前MRI示T10、T12壓縮性骨折
胸腰椎壓縮性骨折,多見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,過去大多數(shù)以保守治療為主,患者需要嚴格臥床2-3月,恢復病程長,容易出現(xiàn)墜積性肺炎等并發(fā)癥,而傳統(tǒng)的治療是切開手術,手術創(chuàng)傷大,出血量也比較大,老年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手術。
“現(xiàn)在的椎體成形術,只要一個0.5公分左右的切口,創(chuàng)傷小,手術時間也比較短。而且術后很快就可以下地行走,恢復也比較快,目前這項技術也比較成熟,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?!惫强聘敝魅吾t(yī)師徐紅立說。
健康科普知識
經皮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在影像監(jiān)視下,在患者腰背對應骨折部位部開一個針孔大小的傷口,將骨水泥(高分子骨科醫(yī)用化合物材料)注入椎體內的醫(yī)療技術。
經皮椎體成形術的特點:
適合于內科并發(fā)癥多、不宜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、疼痛劇烈不能忍受者、經反復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。
經皮椎體成形術適應癥:
1、重度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,經藥物治療無效;
2、與骨壞死相關的疼痛性椎體骨折;
3、不穩(wěn)定的壓縮性骨折;
4、多發(fā)性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導致后凸畸形并引起肺功能、胃腸道功能;
5、和重心改變;
6、慢性創(chuàng)傷性骨折伴有骨折不愈合或內部囊腫改變;
7、椎體轉移癌致疼痛性的椎體骨折;
8、椎體血管瘤或者椎體囊腫。